跨越千山徽梦寻:浦江学堂德虞班徽州游学记2017年底,浦江学堂德虞班(坐落于古城常熟翁同龢纪念馆)已经创办一年有余。浦江学堂德虞班之于我,可以说花费了诸多心力,曾经口占打油诗一首以寄心情:“江南福地是常熟,南方夫子言游乡。七溪流淌终归海,人道琴川最称名。倚仗黄嫣女士意,又赖王馆忠良情。德字为首翁家院,浦江学堂落虞城。传道解惑师者周,日常管理沁怡黄。受业童子达三十,聪明伶俐世罕有。《论语》章节五一二,《孟子》贻矩有七篇。《大学》《中庸》相继后,锦绣文章自然成。”德虞班在上课 本着学堂“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在翁同龢纪念馆王忠良馆长的建议、全体家长的支持、德虞班黄老师的配合下,我谨慎选择了第一站游学地:徽州。号称“东南邹鲁”的徽州,把歌者“樵夫”烙在了李白的脑海里,把梦留在了汤显祖的心里,把遗憾留在了唐伯虎的科考之路上,把追忆留在了胡适先生的千古文章中,把万千挂念留在了徽商往返的旅途中,更把“粉墙黛瓦”的文本江南留给了今天寻幽探迹的我们。对老师而言,文本的阐释和解读一定意义上有着生活历练和学术旨趣的痕迹,故而选择了最能体现徽州的文化符号—古村落、祠堂和牌坊群。 宏村南湖(摄影:周巍) 西递村口胡文光牌坊(摄影:周巍) 但对九岁、十岁的孩童,徽州之行的意义为何?徽州最能吸引他们的又是什么?真如儿童心理学提到的是美食?是玩具?抑或是我们成人最容易忽略的?不得而知,不得而知,不得而知,一直萦绕我心。12月30日凌晨,我们带着“追梦”的心情踏上了旅途。两天的游学确实让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孩子们在牌坊群边的驻足,在男女祠旁边的疑惑,在屯溪老街敞开味蕾,在宏村和西递看过一座座院落,听完一个个故事。故事因为有了孩子才更有了新时代的意义和传播者,有了感怀的共鸣者和赞叹者。作为陪伴一年有余的老师,欣喜之情油然而生,颇有“七十者追随身后”的感喟。更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孩子将目及的徽州转换为了文字。稚嫩的文字是孩子的心灵,是不同于成人的视角。这些文字虽没有宏大的视野,但探微知著间亦有款款发自心底的“人文”血液的流淌。
西递村外(摄影:朱梓轩爸爸)
其一为德虞班王小鹰同学的《徽州游记》,拟古习作中找寻到了特有的徽州观感。 丁酉冬月,德虞班同好,游于徽州。久闻徽州之盛名,想必乃景色绝佳之地。清晨,驱车前往。时细雨如丝,敲打窗棂,别有一番滋味。山峦隐隐半截青,错落有致真美景。 始游于牌坊群,忠孝节义一字排开。又见一女祠,名曰“清懿堂”。懿取“壹次心”之意,极尽美好之能事。堂内,上有砖雕,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又入一男祠,名曰“敦本堂”,高大壮观。堂内见四个大字—忠孝廉节。笔画粗壮,气势逼人。相比之下,女祠略较小巧,而庄严之气不亚于男祠。后见一亭,此亭顶如官帽,得名官帽亭,取官帽戴于头上得一功名之意。众人皆伫立亭中,从亭中远望,可观牌坊群全貌。七座牌坊记载当年之荣耀,后出而观之。而后,众人集于敦本堂,周老师授孝道于众人,吾等受益匪浅。 随游盆景园,园中盆景,琳琅满目,形态各异。令人赞叹者,莫过于“江山如此多娇”。此乃镇园之宝,为一巨幅盆景,若知其长,十米有余。远观,山石树木,跃然盆中,山崖绝壁,如真山也。后一白墙,上书六字:江山如此多娇。乃毛主席之墨宝也。后游于老街,见歙砚,上多刻青山秀水。以手摸之,光滑柔美,温如婴肌。若能得一方歙砚,定乃人生之幸事也。又见一毛笔悬挂于门前,笔杆歪斜,似粗枝,大如拖把,奇哉! 旦日,天气稍阴,晓雾渐浓,游于宏村。其藏于山中,依水而建,仿生牛状。见一湖,其名曰南湖,堂堂溪水出村汇聚而成。湖呈半圆,各家枕岸,粉墙黛瓦,倒映水中,乃人间仙境也。众人立于湖边,合影留念,吾等喜洋洋则矣。午后,游于西递,因此处黑石多,得名“黟县”。西递地势呈船形,青石板路,高墙深巷。访于各户家中,其楹联彰显家风家训——读书与孝道并重。古人之智非凡,于一屋中建一方形地洞,其下一米空空如也。乡人曰:“此乃古人空调,冬暖夏凉。”众人以手探入试之,果其然。 噫!徽州不负盛名,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此行收获颇丰!时二零一七年十二月末,同游者:爱心人士黄奶奶、翁同龢纪念馆的叔叔阿姨、德虞班师生及父母,以记之。 拍摄素材的王小鹰(摄影:周巍) 王小鹰对徽州的捕捉,应与其平日爱好书法,喜欢国画创作有关。细细品读她的习作,古老的徽州没有了历史的厚重,反而多了一份现实的亲近之感。这份亲近是“赤子之心”映照下徽州生活的写照。作为老师,不禁发出了毕加索式的感叹。九岁的孩童,似乎也用笔触及了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深度。 王小鹰的书法与国画作品 与王小鹰拟古游记不同,严晞雯同学这篇游记则以现代诗的体裁记录了颇具“严氏”风格的徽州: 徽州游学记 严晞雯 徽州的牌坊群书写着, 对程朱伦理道德的概貌。 鲍家花园里的盆景与根雕, 幽幽地发出植物的清香。 屯溪老街依山傍水, 俨然一幅活着的清明上河图。 宏村的景色那么美, 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 西递的文化那么悠久, 恍如桃花源里的人家。
严晞雯(中)、刘钰(左)和朱宇君在徽州(摄影:严晞雯妈妈) 对严晞雯来说,也许程朱理学太过深奥,也许牌坊承载的意义过于悲情,也许文人盆景的枝盘根绕过于抽象,也许……还有着诸多的也许……不过,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似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最后担负起“深以劝诫,树之风声”的文化使命。这才是“成长”的意义。
浦江学堂童子与父母合影(摄影:周巍) 游学,带不走徽州,徽州依然隐映在黄山白岳之间;再见徽州,依然需要跨越万水千山。但是,游学归来,徽州也不再是徽州,因为徽州的青石板路上留下了你我的足迹,留下了太多的欣喜和感动。纵然逝者如斯,几百公里之外还清晰地拥有我们的惦念,这份惦念势必成为陪伴我们一生的“徽梦”。作为惦念载体的游记是传统的也好,现代的也罢,均带有游学孩子跨越了现实的千山万水后对徽州的美好憧憬。加上浦江学堂里的知识接受,“儒学之旅,成长之道”的游学活动势必为今后跨越心理和文化的万水千山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授课老师而言,儒学研究和讲授道路且艰且长。儒家经典的学习中,可以品味“仁”,可以品味“道”,还可以提升“审美”情趣,尤其是文化审美情趣。作为授课老师,想借此次徽州之行告诉德虞班的孩子们,“什么才是值得看,什么才是需要看的”。作为授课老师,还想告诉德虞班的孩子们:到此一游,人人皆能实现;游的层次体现,全仗文化诉求和品味的高低。是为记。 浦江学堂德虞班授课老师 周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