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教育平台
传承文化 培育人格 凝聚民族

收获,在浦江学堂——明和班老师陆岩军

三年弹指去,四书至此完。


这是上周五6月23日明和班《中庸》最后一课结束时,我写在课件最后的话。当我颇有感触地读出这十个字时,教室内的同学们和家长们一阵阵欢呼加掌声,欢呼中带着如释重负、攻坚克难后的轻松,掌声中带着无限的感慨与留恋。在同样的感慨中,我环顾教室,三年前那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已略显成熟与睿智,三年前那稚嫩娇小的身躯已拔高茁壮很多。教室后排的家长们也已从陌生成为熟悉的朋友,在一次次课后和游学活动中、班级聚餐中,我们亲密交谈,笑声阵阵。真的要感谢浦江学堂,通过经典的召唤与吸引,通过家长、老师、学生、学堂的四位一体平台的每日交流,使明和班日益成为一个明理、和谐、团结、友乐的集体。在与孩子和家长相处的这一千多个日子里,我也在悄然成长,不仅对儒家经典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孔、孟、思、曾圣贤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敬仰,对浦江学堂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有了更多的认同,而且通过三年教学相长的激发,在国学经典教育的方法上、艺术上有了更多有效的灵活的处理,在殚心竭虑立人、达人的过程中,竟也渐渐地到达了立己、达及的境界。


《礼记·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国学经典的教育首在教师。韩愈《师说》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被誉为百代文宗的韩愈对老师的定位可谓千古不易、至公至允。浦江学堂国学经典教育的对象设定为二至八年级的青少年,但作为老师,首先要有一颗传道弘道之心,通过深入浅出、通达易晓、活泼生动的语言将蕴含在经典中的思想与智慧,将包蕴在圣贤身上的人格与气象昭示给孩子们,而千万不要满足于知识的炫耀与自足,更不能因此而将国学课堂低幼化,以为只要读读、背背、抄抄即可。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自有其生生不息、感天动地、启人惠人的力量,这才是经典和圣贤的活泼泼的精魂,这才是经典和圣贤照耀古今、昭示后来的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浦江学堂教育宗旨“传承文化,培育人格,凝聚民族”和教育理念“感发志意,化育气质,倡导文明”的依据所在。


浦江学堂的学制中第一阶段即是“四书”教育的养正阶段,这样的设置是经过千百年来历史验证的,也日益在今日的教育中显出独特的价值来。《三字经》云“人不学,不知义”,其深意在于不学无义,若学当学义,而义者,宜也,孔子云“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孟子云“居仁由义”“义,人之正路也”。因之,学,就要学道义,学仁义,学情义,学礼义,学信义。倘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四书”恰是千百年以来最适合培义、养正、启蒙的经典教材。读过“四书”,便可感受到孔子仁厚,孟子义醇,曾子气宏,子思道深。孔子所言,句句平实,人人可学,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孟子所言,富于浩然正气,辞锋犀利,所谓理直气壮、义正辞严者是也。曾子三省吾身,长于修身立德,以修身为本,而达大学之道。子思弘扬中庸之道,强调慎独工夫,秉持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执着不懈之精神,恰得孔门至要,循此以往,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可与天地并列而三。孔子之伟大,在于超凡入圣,由学至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学而不厌,故能日趋上升日趋完美;其诲人不倦,故能仁爱待人成人成己。孔子之难能,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于杀身以成仁,在于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孟子之伟大,在于至大至刚,主张仁政,教诲王侯,雄辩滔滔。孟子之难能,在于虽千万人,吾往矣,在于舍生取义,在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曾子之伟大,在于忠信自省,倡导修身为本,明德新民,至于至善。曾子之难能,在于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内圣工夫而至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境界。子思之伟大,在于弘扬中道,坚人志向,导人广大。子思之难能,在于达道达德,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免行,知行合一,打通天道人道。




三年的“四书”教学中,是我不断体道、悟道、弘道、行道的过程,也是竭力想方设法将孩子们接引进经典殿堂的过程。为了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经典,我在课堂上用浅易通达的话语来解释,用相关的故事来激发趣味,用近似的生活例子来类比。为了让孩子们坚持诵读,我们明和班首先推行了每日微信诵读的方法,又在上课前设立打擂台,进行诵读比赛,并特制诵读之星金牌,为坚持诵读、熟练背诵者授予诵读之星金牌。为了让孩子们体验班主任和老师每日监督诵读的辛苦,在寒暑假内制定了诵读值班的制度。为了让孩子们的书写更好,我们推荐并要求书写田英章的《论语》《大学·中庸》等书法字帖。为了让孩子们脱颖而出,我们又鼓励孩子们参加国学竞赛,并在闵行区国学小达人竞赛和上海小学生新青杯国学达人综合测试中获得佳绩。取得这样的成绩,并无炫耀的必要,我们只是想证明通过优质的教学,在践行浦江学堂的教育宗旨和教育理念的程途中,收获是必然的,因为只要种下的是一颗善的种子,只要用心耕耘,开花结果是必然的。正如我在写给家长的一则微信中所说:“我们要相信经典的力量,我们也要相信文学博士老师专业教育的力量。真的从头到尾,一字一句把七本经典精读完,我们的孩子国学素养与人格塑造、思维训练一定会拔得头筹的。”




毋庸置疑,孩子是家庭最大的寄托与希望。每个孩子都是世上惟一的天使。三年来,孩子们身上和学习上发生的可喜变化是对家长和老师最大的慰藉。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我们的目标就是引领孩子们更好地成材、更好地成人。我们在为每位孩子所写的诗中,不吝赞美了孩子们的秉性才赋,也表达了我们的美好祝愿。


赠阮一淳

知行合一阮一淳,晨读暮诵第一人。天道酬勤万古律,敢为人先自卓伦。


赠刘亦丰

知错即改刘亦丰,奋起直追好儿男。倘得明师常教我,力学修行效颜渊。


赠王怡然

聪明活泼王怡然,日日诵读不惧难。好学深思体大道,人生如山贵登攀。


赠王悦玲

学而时习王悦玲,熟读深思兼力行。父母为师重身教,故得令嫒载美名。


赠袁仲谋

生子当如袁仲谋,聪敏颖悟学亦优。若能守静复勤谨,定臻学业第一流。


赠郑佳宁

温文尔雅郑佳宁,待人热情复聪明。最喜日日诵论语,孝悌立身仁中行。


赠吴则昊

勤学好问吴则昊,朗诵经典志最豪。天高地远山水阔,君子好学谋大道。


赠吴显达

豪爽仗义吴显达,执礼甚恭人人夸。学如不及恐人后,勤学力行映朝霞。


赠孙中华孙中杰

中华中杰好姊弟,诵读论语最积极。只因彭师勤督促,故成孔门好弟子。


赠崔逸

温和沉静属崔逸,日日诵经获真知。兰生幽谷香难掩,诗书华人添新姿。


赠高浩然

勤敏认真高浩然,文武兼修得真传。愿从论语修大道,自古英才出少年。


赠谭玘瑄

学而时思谭玘瑄,亦敏亦真亦安然。只因偶入明和里,遂树典型成奇缘。


赠耿子涵

柔和宁静耿子涵,默而识之悟圣言。日日诵读缘本性,闻一知二因天然。


赠黄睿

好学深思属黄睿,学道唯诚得真知。先难后获君子道,愿拜孔圣为我师。


赠惠钰申

勇毅热心惠钰申,乐学好问意气真。不甘人后高声诵,恰如子路得道深。


赠朱怡晨

好学乐学朱怡晨,愿从明和学圣文。日日诵读体大道,也拟三省学曾参。


赠陆清扬

勤学认真陆清扬,愿从众子吟清商。悟道当自圣贤语,持之以恒见担当。


赠刘怡彤

好学敏行刘怡彤,诵读论语乐无穷。自古英才出年少,也学圣贤树大功。


赠王佳琦

严己宽人王佳琦,日日诵读学精一。论语万字道远大,敬随孔圣体哲理。


赠宋佳贤

乐学爽朗宋佳贤,群处聪颖复自然。执礼甚恭愿悟道,学如不及奋争先。


赠李淼

文静温婉小李淼,好学乐思似春朝。一笑一颦俱可爱,年少志远愿占鳌。


赠陆骏

善解人意属陆骏,孝悌兼得自卓伦。勤能补拙是良训,学问深时意自敦。


三年来,身处明和班,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也有着无数的感动。明和班的班主任朱老师是一位家长、孩子、老师都喜欢的班主任,最近作为优秀班主任代表向浦江学堂新班主任传授经验。我有感而发,写了一段推荐辞:“朱老师作为明和班的班主任,有三点令大家钦佩和悦纳不已。第一,情商高,性格活泼,沟通能力强,与家长、小朋友和老师打成一片,其乐融融。第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每天要统计和督促诵读,每周要精心采购奖品,购买点心,还要提前开门,最后打扫收拾,真不容易,所以我开玩笑称为‘朱嬷嬷’是带感情的,也是名实相符的,不是吗?第三,善良真诚,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日久见人心,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我们最终感动别人就是我们的真诚,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君子必诚其意’,‘诚之者,人之道’。”还有在家委会团结下的家长们,也成为明和班一道温暖的风景,每次游学活动时,大家亲如一家,令人感动。在此稍举数人,以见一斑。家委会郝钧会长诚恳大度,善于担当,凡事必尽心尽力,力求至善。王悦玲妈妈爱心满满,毅力超群,三年间每日坚持在微信群内刊发国学一则,乐于分享。王怡然爸爸可谓智多星,每次的班级活动在他的谋划下总能取得意外的精彩效果,令大家开心不已。王佳琦爸爸教子有方,以身作则,班级游学活动中的烧烤必是他亲手调制的才最为可口,唇齿生香。郑佳宁妈妈和蔼大方,管理班级财务,账目清晰,开支有序,费心不少。闻思远妈妈热心班级事务,凡有活动必前后奔波,出力不少。黄睿爸爸公称才子,游学活动中诗词频出,博得一片精彩,回来后的游记亦多亮点。李淼妈妈长于心理教学,每次游学活动中的家长课堂必有她的主讲。孟晨惠妈妈热爱国学,兼任老子书院班主任,在家长群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讲话颇有气象,是班级活动的名主持。


三年来,浦江学堂规模日大,影响日巨,桃李日多,追随者众多。在明和班任教的三年,有幸与浦江学堂一起成长。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浦江学堂的发展会越来越好,浦江学堂的学员也将渐露头角。所以,正在浦江学堂就读和将要就读的小伙伴们,加油啊!有诗为证:

浦江学堂惠人多,弟子数百诵经歌。人能弘道道自远,少年时光莫蹉跎。


明和班任课教师  上海交大 陆岩军



浦江学堂
——— 克明峻德·知行合一  ———

021-50170060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前程路88号

做公益
我们是认真的

websit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