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间的国学课堂-峻和班中华孝道园游学 太湖四月,春光正好。 4月9日,太湖之滨新落成的中华孝道园迎来了浦江学堂峻和班的亲子游学团,峻和班酝酿已久的首次集体亲子游学活动终于成行,峻和班的传统文化课堂首次从喧嚣的大都市搬到青山绿水间。 是日一早,虽然天色略显阴沉,但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七点不到,所有家庭准时在虹桥镇社区文化中心峻和班的日常上课点集合完毕,满满的一辆大巴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出发了。
午前抵达中华孝道园,新落成的园区群山环绕,亭台轩榭古风扑面,令师生及家长们顿感新鲜而兴奋。但师生们并没有流连于湖光山色,领完房间钥匙安顿好行李后,立刻开始了《论语》课的学习。
白天,全体家长首次和孩子们一起,认真聆听了伍老师声情并茂的颜渊、子路篇的讲解,晚餐后又一起接受了特邀嘉宾老师关于祭祖的文化渊源普及,为第二天的祭祖大典作铺垫。夜深了,几位老师及家长义工还在为第二天的祭祖仪式进行排练,每一个议程,每一个动作,每一篇祭文,每一个角色分工与衔接,在徐嘉曼老师的指点下,大家反复演练……第一天的课程内容安排得丰富而紧凑。
青山静默,林木庄重。4月10日清晨,在中华孝道园古圣先贤的庙堂前,孩子们身着汉服,与老师家长们一起端身正立,本次游学的重头戏,峻和班集体祭祖大典隆重举行。每一次跪拜、每一篇祭文、每一次献供、每一炷心香……祭祖大典庄严肃穆的仪轨与氛围令园区的游客们纷纷驻足观望,对首次参加祭祀的孩子及家长们而言,更是一场慎终追远、感恩祖德的心灵洗礼。“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峻和班学员每周诵读的这句话,相信在这一刻深深印入了孩子们的内心。
峻和班学员的这大半年来的传统文化浸润,体现在这次游学的点点滴滴中。每次集体行动前,各小组长均列队点名,进入园区领取房间钥匙时全体列队,没人一拥而上,显示出小学员的谦谦君子礼让之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每次饭前均齐声庄重诵读饭前感恩词,且坚持“光盘”原则,令“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的弟子规教导入脑入心。
每堂课前,孩子们均恭请老师入座并奉茶,恪守尊师重教的诚敬之风…… 本次亲子共学的安排,也是对家长们的一次教育,家长们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只是课堂上的诵读,更应该落实在日常的一言一行,也体会到自己的参与对促进孩子学习的重要性。
为了峻和班的这次集体亲子游学,老师及家长义工们早就开始张罗,游学的地点选择、反复征询家长意见、踩点联系落实食宿及学习场地、落实交通,学习资料及贡品的准备,祭祖仪式的细节斟酌乃至反复排练直至深夜……一系列繁复的组织准备工作,令班主任及家长义工们付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辛劳。
4月10日午后,结束了两日在山水间意蕴丰饶的游学,孩子们及家长们意犹未尽地踏上了归程。“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风乎舞雩,咏而归”,仿佛《论语·先进》的“公西华侍坐”章中那令人神往的场景。
|